日期:2012-03-07 08:26:51
97
我問:“為什麼過去的家長們好像比較看不起音樂和文藝,比較偏重理科呢?”
曾老師投來讚許的目光,說:“嗯,對問題會順藤摸瓜,尋根究底,這是很好的思路。
我這批人的父母是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他們經歷過王朝更替的大時代。要探尋他們頭腦中對音樂詩歌的感覺,得簡單回顧幾個歷史片段。
1.早期共產黨是率領農民包圍城市的,奪取政權後,共產黨的中底層幹部依然主要以農民為主。在當時,西方音樂以及許多來自西方國家的文化產品都被當作‘對立面’來醜化宣傳。全國人民都見證過、參與過對這類反面圖騰的暴力清除過程。
要麼燒,要麼砸,要麼拆,要麼批鬥,要麼嘲笑,要麼捕殺!
2.中共建國後,多次‘文化暴力運動’的矛頭都指向反西方、反傳統文化。從反右運動、四清運動到文化大革命運動,每一次都在貶斥及醜化西方藝術。這使民眾的頭腦裡一直將西方音樂列為靡靡之音。
可悲的是,中國文化中原本就缺乏音樂素養。通過幾輪簡單化的‘文化風暴’之後,人們的審美觀就被定格在‘智取威虎山’和‘紅色娘子軍’那一類英雄主義形象上了。
只要腦海裡想起西方音樂或詩詞,必然就與‘小資產階級情調’和‘臭老九’被掛牌遊街示眾的場景聯絡起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