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5-24 07:31:57
表象之下 四
2019-048
從上面這張列表能夠讓我們發現,我們對李存勖和他的同光朝的有些印象,其實是錯的。比如,關於同光朝的中央集權程度。
不算後來吞併岐、蜀兩國得到的十一個藩鎮的話,後唐從同光元年末起就領有的藩鎮共三十二個(其中後唐建國自有十二個,後增設一個,至十三個;滅後梁得到二十個,後撤銷一個,減至十九個,總數仍為三十二個)。同光朝儘管實際長度還不到三年,但在這短短三年內,一直沒有更換節帥僅有三鎮(義武王都、永平張筠、宣義李存渥),不到總數的十分之一,其他都經歷了一次或多次變更,總計四十一次。後唐此時的節度使,別說和唐末那些大量活到幾歲就幹到幾歲的同行相比,其被調動的頻繁程度,甚至超過了明、清這些高度中央集權大王朝中,那些三年一考核的地方官。無疑,如此頻繁的調動,必然削弱各個節帥與地方,與軍隊的聯絡,使地方勢力不易形成壯大。
在以上這四十一次節帥變更中,地方兵變等原因自行擁立的有四次,全部發生在局面已經失控的同光四年,父死子繼的僅有一次(彰武高萬興到高允韜),其餘三十六次都是中央主動任命、調動、罷免、以致誅殺,佔到總數的88%,如果不算失控的同光四年,那中央控制的比例還要更高。而且,在這一堆節帥變更中,沒有一個節帥在被移鎮或遭到罷免時造反(康延孝造反時並沒有被罷職,他是讓郭崇韜、朱友謙的相繼被殺給嚇怕了,被迫鋌而走險,情況不屬於此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