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耕作業相比放/遊牧和狩/漁獵等生產方式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勞動去改造環境,但是作為回報,農耕作業所能生產的糧食數量和養活的人口往往比同等人口條件下的其他生產方式要高得多,從古至今中原人口數量對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遊牧民族、東北山林的漁獵民族的絕對優勢就是例證。歷史上中國的人口密度也是一直隨著農業的發展而不斷提高的。
究其原因,農耕生產對土地的利用和開發更加充分,當時的中原地區已經能夠一年收穫兩季禾麥;雖說也是看天吃飯,但是相比之下,農耕生產對天災地害的抵抗能力更強,不會像草原民族那樣因為一場傳染病而衣食無著。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華夏文明的農耕生產方式同時產生了與之相對應的文化體系,即禮樂宗法制度云云。這一文化的區別上升到政治層面,就產生了結構性的差異。華夏的群落單位在文化和制度的框架下形成了組織程度更高的國家形態,而夷狄卻更多地停留在結構扁平離散的部落階段。
日期:2011-12-31 14:23:02
諸侯之名
經濟和政治總是相互影響的,而經濟在二者的關係中又是決定性的。既然農耕作業讓中原諸夏有了固定的土地、更多的人口、傳承的文化和國家的架構,那麼在政治上諸夏和夷狄,或者以它們的政治單位來說,諸侯和夷狄的區別體現在哪裡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