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俱為男性,其實作為女性又何嘗不具備這種情節呢?李清照詩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難道不是對英雄主義的讚美嗎?誠然易安居士在寫這首詩時正值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之際,其中自然不乏對其諷刺之意,但作為一名女性,其豪傑氣質卻早已表露無遺,李清照不愧為女中大丈夫。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些句子,每每讀來都讓我輩年輕人氣血暗湧,心潮澎湃。殊不知曹松先生所說的“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一句。李賀也好,秦觀也好,李清照也罷,其出發點想的可能都是國家民族的利益,想的都是個人的功成名就。但對於廣大將士而言,這一夢想可能帶有悲壯性的宿命。也許根本就不是悲壯,而僅僅是個悲劇。
從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到曹操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從杜甫的《兵車行》到韋莊的《秦婦吟》,無一不是在控訴著戰爭的罪惡,無一不是在說著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骨肉分離、妻離子散、民不聊生: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陳陶《隴西行》
那無定河邊的具具白骨,可都是少丨婦丨或者少女的夢中之人啦!
唐詩裡關於間接描寫戰爭給人們帶來危害的詩句可謂比比皆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