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6-05 12:03:34
六
很奇怪,擁有巨大教育聲名的胡瑗,每次入京,卻都是以音樂家的身份受詔而行。
《宋史·樂志》所言,“王者致治,有四達之道,其二曰樂,所以和民心而化天下也。”音樂在王制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自唐末世,黃鐘委地,瓦釜雷鳴,樂文墜缺,音律不準,所以,北宋朝廷曾在公元1036年校定鐘律。
那次,胡瑗因熟知古制,善識音律,被范仲淹推薦,以布衣百姓身份受詔前來釐正音樂。這也足見范仲淹舉薦人才的不拘一格。
公元1050年,朝廷又鑄太常鐘磬。胡瑗與阮逸再次受詔入京,他們與太常官議於秘閣,遂典作樂事。
《宋史·樂志二》中阮逸有言:“臣等所造鐘磬皆本於馮元、宋祁,其分方定律又出於胡瑗算術。”可見,善識音律的胡瑗在其間所起的作用,是用高明的算術來分方定律。他的數學造詣和音樂才能應該在同時代人中屬於翹楚。
定樂期間,他被授予光祿寺丞、國子監直講。樂成之後,他升遷為大理寺丞。公元1056年,他又晉升為太子中舍、天章閣侍講,同時還兼在太學協助博士的考教訓導與執掌學規工作。
因胡瑗在太學執掌教鞭,四方士子慕名而至,絡繹不絕,乃至造成學舍容納不下,必須“旁拓軍居以廣之”的踴躍就學場面。
如此一位學識淵博、深受學生愛戴的儒學學宗、大教育家,卻和藹之極。如同柳宗元待學生如待友,胡瑗始終與學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視諸生如其子弟,諸生亦信愛如其父兄。”
因為他知道,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道德教育的顯著特點在於人格感化。他要以自己的行為去感化學生,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
結果,他藹然衝穆、平和謙達的言行競相為弟子門人效仿。故而,由他調教出的學生,別有一種氣質在,那就是周身散逸的“沈潛、篤實、醇厚、和易”學風。歐陽修就感慨地說:“其高第者,知名當時,或取甲科居顯仕。其餘散在四方,隨其人賢愚,皆循循雅飭,其言談舉止,遇之不問可知為先生弟子。”
《安定學案》中也說:“是時,禮部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隨材高下而修飾之,人遇之,雖不識,皆知為先生弟子也。”
理學泰斗程頤就是胡瑗的學生。
在太學上學時,程頤曾私下對人講:“凡從安定先生學者,其醇厚和易之氣,一望可知。”還說:“安定先生之門人,往往知稽古愛民矣,於從政乎何有!”《宋史·道學傳》說他們師生之間,“知契獨深,伊川之敬禮先生亦至,於濂溪雖嘗從學,往往字之曰‘茂叔’,於先生非‘安定先生’不稱也。”相對於另一位老師周敦頤,程頤明顯更為崇敬胡瑗。
劉彝是安定先生早期在湖州教過的學生,熙寧二年為朝中大臣,宋神宗饒有興趣地問劉彝:“胡瑗與王安石孰優﹖”
劉彝回答:“臣師胡瑗以道德仁義教東南諸生時,王安石方在場屋中修進士業。臣聞聖人之道,有體、有用、有文。君臣父子,仁義禮樂,歷世不可變者,其體也。《詩書》史傳子集,垂法後世者,其文也。舉而措之天下,能潤澤斯民,歸於皇極者,其用也。國家累朝取士,不以體用為本,而尚聲律浮華之詞,是以風俗偷薄。臣師當寶元、明道之間,尤病其失,遂以明體達用之學授諸生。夙夜勤瘁,二十餘年,專切學校。始於蘇、湖,終於太學,出其門者無慮數千餘人。故今學者明夫聖人體用,以為政教之本,皆臣師之功,非安石比也。”
宋神宗又問他,今天胡瑗的門人在朝裡者有誰?
劉彝的回答得更響亮:“若錢藻之淵篤,孫覺之純明,範純仁之直溫,錢公輔之簡諒,皆陛下之所知也。其在外,明體達用之學,教於四方之民者,殆數十輩。其餘政事、文學粗出於人者,不可勝數。此天下四方之所共知也。”
答語充滿了自豪感。師從胡瑗這樣的老師,曾盤旋在其肘腋,那當然值得自豪。
(未完待續)
日期:2013-06-10 09:40:38
七
開源發矇、鼓動風氣,糾正尚聲律浮華之詞的錯誤傾向,主張“體用為本”教育思想,以培養通經致用人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這是胡瑗做為一代儒學大師的重要功績。
正如劉彝在回答宋神宗時所講,胡瑗以仁義禮樂為體,以潤澤斯民為用,以明體達用之學授諸生,培養既精通儒學經典,又能在實踐中運用的人才。由他,遂使天下學者明白聖人體用,政教之本。
他拋開儒學經典的成說統解,注重自我生命感受,以由我注經方式重新闡釋傳統,開啟了宋學疑經的思潮。
胡瑗說:“註疏之解,謂需之所須,須於天位,何所復需,需於酒食,以宴樂而已,若此,則是教人以體逸為心耳,無足為法。”於是他不取傳注,但求心解,在開門授徒中,由學生記錄其講學的內容,稱“胡氏口義”。比如他的《周易口義》,不談神秘象數,只講其中的儒學思想本質,徵引史事以證經義。這意味著《易》學研究實現重大轉變,宋儒以性命道德之學解說《周易》的大河在此已經發源。
公元1059年,嘉祐四年,身染重痾的胡瑗抱疾東歸。臨行前京城轟動,相送者擁街塞道,“弟子祖帳百里不絕”。
一代大師於此年謝世,享年67歲。歐陽修作《胡先生墓表》如此道:“先生為人師,言行而身化之,使誠明者達,昏愚者勵,而頑傲者革。故其為法嚴而信,為道久而尊。”
一個藹然而端莊的老師,從此永駐萬古讀書人的心頭。
(本文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