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4-23 12:09:56
三
一路廣涉旁採,一路啜花制蜜。
從公元95年到公元100年,正值青蔥歲月的張衡,像只不知疲倦的蜜蜂,翻飛在河洛大地。在踏平原,涉洛水,訪民情,問物產,拜名師,結高友,觀太學中,不斷開闊著自己,也不斷厚化著自己。
當“學”成為一種生活的本能,它就遠遠超越了“用”的淺層功能,那麼,這個人所有生存的快樂就會只建立在學習的基礎之上,這也是孔子所倡的為己學,而非為他人去學。
所謂“為己”,是說學習的終極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個真正的人,為了自己德行的提升。而這正是《大學》之道所昌明的要義。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學為己就是首要環節——正心。范曄說:“為人者馮譽以顯物,為己者因心以會道也。”正是此意。所謂“為人”,是指學習是為了做給別人看,取悅於人或拿學習當作追名逐利的手段。元雜劇《馬陵道》的開頭有一句,“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就是為人而學的典型道白。
君子堅持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己立、己達是為己,立人、達人是為人,為己之學是樹本,為人之學是末梢,所以孔子認為在學習的目的上,堅持認為不能本末倒置。真正尊崇學問的向學之人,他將學習的快樂只建立在學習的本身,而不去想透過它實現自己的功名欲求,也不去想透過它達到自己的富貴獲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