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3-22 08:34:29
六
由於秦禁焚之令,造成了儒家經典的大規模消亡,所存者也只是隱匿在民間的殘簡斷章,而且由於秦統一文字,也使得漢時學人不辨早期的六國之文。儒學中的《尚書》、《詩經》、《春秋》等等基本是靠儒師的個人理解口口相傳,再由弟子衍生經義而得。這使得儒家經典的闡釋雜亂而無宗。以《春秋》為例,在西漢初年就有《春秋公羊》、《春秋穀梁》,到劉歆時又出現了《春秋左傳》。
自公元前140年,因為當時大一統的社會現實需要,董仲舒《公羊》學派以“援經義以折衷是非”, 力圖在儒家經典中找出解決現實問題,使得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學者終於實現多年來的願望,儒學從此獨佔國家意識形態寶座。準確說,是《公羊》學成為西漢的統治學說。
但以《春秋公羊傳》為最高法典,以《春秋》之義作為國家行政指南,尤其是司法實踐的膠注鼓瑟行為,帶來的後果是,儒生不顧社會現實的變化與需要,濫用經典語錄,牽強附會,僅僅滿足於引用經典語錄來為現實服務。使儒家經典的闡釋具有明顯的隨意性,產生空疏不實的流弊和各種歧異性的理解。比較典型的,有董仲舒的三代傳人孟卿等人對一些災異現象的分析。
古文經學是否允許被進入官學,勢必成為一場文化之爭,或曰政治意識形態之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