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3-20 16:17:09
【新朝的明君】
唐王於閏六月初一正式就任監國,並於七月初一正式登基稱帝,改元隆武,向南明其餘省份頒發了詔書,得到了各省的承認。
奉行“聯虜平寇”方針的弘光朝在滿清鐵蹄的衝擊下土崩瓦解,擁明勢力終於認識到社稷存亡的主要威脅是滿洲貴族建立的滿清朝廷,朱聿鍵能夠洞察時勢的變化,總結弘光覆亡潞王降清的教訓,不再屈辱求和,在楊銘化的建議下,隆武朝制訂了“聯寇逐虜”的國策,即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抗清勢力,抵禦清廷的進攻,包括南來的大順軍餘部、四川的張獻忠大西軍。
這是隆武朝的大政方針,雖然這個方針本該在弘光朝就實行,但現在不失時宜地高舉抗清大旗,符合了漢族百姓反對滿洲貴族強制推行的剃髮改制等民族壓迫政策的願望,既是難能可貴的,也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隆武帝繼位十天後即閏六月初十,就誅殺清廷派來的招降使者馬得廣,敕諭文武臣民曰:“朕今痛念祖陵,痛惜百姓。狂彝汙我宗廟,害我子民,淫掠剃頭,如在水火。朕今誅清使、旌忠臣外,誓擇於八月十八日午時,朕親統御六師,御駕親征??”,顯示了朱聿鍵抗清的決心。
除了“聯寇逐虜”,朱聿鍵還針對萬曆以來的黨爭給國事帶來的危害,提出了消除黨爭,“用公舍明”的方針。就任監國時,他親自撰寫了“縉紳”“戎政”“儒林”三篇《便覽》,其中說“蓋國家之治,必文武和於上,,始軍民和於下。不然,立敗之道也。”“孤惟帝王之御世也,必本祖法而出治。治不獨出於帝王,必與文武之賢者共之。始於得賢將相,終於得賢百職,四海兆民,方有信賴。民安則華強彝服矣。??帝王量大,則識必高。識高,必用舍公明。又何有乎東林、門戶,魏黨、馬黨之紛紛哉!嗚呼,三黨成,偏安矣;四黨成,一隅矣!”下文說,他“監國越省,創設有司,約率眾而本己,官不備以惟人;焦勞昕夜,惟賢是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