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芬蘭灣縱深地帶分為南北兩翼一樣,芬蘭灣外圍同樣也是由兩條側翼相夾形成,或者說這兩條側翼就是之前卡累利阿地峽和納爾瓦地峽向西的延伸。這兩處地區分別屬於今天的芬蘭和愛沙尼亞,而歷史上這兩地正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地區主要的博弈和拉鋸物件。
在芬蘭灣北翼,卡累利阿地峽的西側便是芬蘭的南部海岸線。由於受到和卡累利阿地區相似的冰川作用的侵蝕,芬蘭的國土和南部的海岸線都呈現出支離破碎的形態,並因此得名“千湖之國”。
這樣礁石叢生的海岸線儘管綿延漫長,可作為登陸的港口卻寥寥無幾,尤其是在封堵芬蘭灣至關重要的芬蘭西南海岸處,說這一帶是世界上最為碎亂的海岸線也毫不為過。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就在這段幾乎完全由碎石拼成的海岸線上,有著一個體量很小的突出部-漢科半島-作為可供靠泊和登陸的基地。
從地理位置上看,漢科半島就是芬蘭灣的第一道門戶,如果俄羅斯佔領了此地並在其上部署足夠的海軍力量,理論上可以將敵國的海軍都阻擋在芬蘭灣之外,確保其內的俄羅斯領地高枕無憂。
這般一目瞭然的重要性驅使著一代代的俄羅斯統治者去奪取對漢科半島的控制。在大北方戰爭中,彼得一世親率的俄國海軍於1714年夏天,在漢科半島決定性地戰勝了瑞典海軍。此役被稱為“漢科角海戰” (俄羅斯稱之為甘古特會戰),俄羅斯由此將瑞典的海上力量逐出了芬蘭灣,並在1714年-1721年,芬蘭人所謂的“大仇恨”時期軍事佔領了芬蘭,鞏固了自己在此地的霸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